预约挂号
“现在的孩子刚出生都会有黄疸的,晒晒太阳就好了!”
“不用担心,我家孩子刚出生也是这样子,多喂一点水就好了!”
相信很多新手爸妈都被这样“教导”的,因为新生儿黄疸可能是他们绕不开的第一个难题。
新生儿黄疸虽然很常见,但真的晒晒太阳,喝喝水就会自行退黄?
成功完成新生儿换血术
近日,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出生不足24小时,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的危重症患儿。经过持续强蓝光照射、积极对症支持等综合退黄治疗,病情无好转且不断加重,考虑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风险。
持续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时间紧迫,情况危急,为了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神经损伤,必须立即实施新生儿换血术,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新生儿换血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高,最大的难点在于新生儿血容量小,治疗过程必须确保血液进出平衡,否则可能会引起心衰、休克、血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充分分析治疗存在风险,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新生儿科医护团队迅速制定新生儿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术的方案,同步做好应急抢救预案。
过程中,医护团队严密观察宝宝动、静脉血液的进出量,慢慢调试换血速度,保证输入的血液和抽出的血液保持连续、同步、等时、等量。全程严密观察患儿各项指标变化等,维持心率、血压、内环境的稳定。经过紧急治疗,患儿全身的血“换”了一遍,总换血量达400ml,途中未出现不良并发症,患儿已康复出院。
新生儿科医生表示,上述的病例属于极少数个案,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但黄疸是一个症状,其病因比较复杂,背后可能存在一系列病理或者生理的情况,所以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现象。其本质是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由于胆红素是橙黄色,所以在皮肤和粘膜上呈现出黄色,这就叫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类型?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大多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2~4周消退。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病理性黄疸: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要高度警惕
l 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出生后 24 小时以内,早产儿在 48 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l 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
l 黄疸进展快;
l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 2 周以上,早产儿超过 4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l 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
温馨提醒: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不是简单地靠数值来区分,需要医生根据黄疸的发生时间、进展快慢、围产史以及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家长们要密切留意新生儿黄疸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黄疸怎样治疗?
目前已经确定对黄疸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两个:蓝光治疗和换血疗法。
●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蓝光治疗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来改变胆红素的结构,经胆汁和尿液排出。可以降低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并且使其加速从体内排出。
●换血疗法:最快速的,挽救生命的紧急操作
换血疗法可以直接置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和抗体,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需换血治疗。由于是有创治疗且需要输入外源性血液。因此通常用于通常用于光疗失败、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者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患儿。
温馨提醒: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各项指征选择最合适的干预治疗方法,家长们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千万别错信土方法耽误治疗时机。
土方法隐患大
晒太阳
晒太阳退黄的方法采用的就是蓝光治疗的原理,但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很多家长让宝宝长时间赤裸裸的晒太阳,这样可能会有皮肤晒伤或日光性皮炎的隐患,另外宝宝日光浴时需要佩戴眼罩,防止阳光直射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
喂蜂蜜水
喂蜂蜜水是想通过补充液体和热量促进排便,通过排便把胆红素排出体外。但一岁以内的宝宝不应该摄入蜂蜜,蜂蜜中的肉毒杆菌等细菌容易引起宝宝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问题。
喂中成药
市面上不少宣称有退黄作用的中成药,大多含有致泻成分,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宝宝腹泻把胆红素排出。先不说效果如何,药物的安全性和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应该是家长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患有G6PD酶缺乏(蚕豆病)的患儿。为了快速退黄,让宝宝吃可能有危害的药物得不偿失。
温馨提醒: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干预也能够自行消退,一旦出现病理性黄疸,应当及时就诊治疗,家长们切忌麻木相信土方法,以免引起其他更加严重的后果。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