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在中医看来,小儿发热多由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邪气而引起,发热是小儿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互抗争的表现,并且常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表现。想要缓解症状,帮助小儿退热,中医外治法作为一种不打针、不吃药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家长不妨试试无副作用的中药药浴和小儿推拿两大法宝。
中药药浴疗法
中药药浴,包括全身洗浴、局部擦浴和足浴。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水的温热之力以及透皮吸收的药力,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经络疏通,皮肤腠理开放,而达到汗出热退的效果[1]。
具体操作:将退热药包加至适量沸水中,待3~5分钟,香气大出后停止加热,放置药液至37~39℃时予患儿足浴、局部擦浴或全身洗浴,当患儿全身微微汗出时停止洗浴,并为患儿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避免着凉。
需要注意的是,药浴主要是通过温通作用使患儿发汗而达到退热目的的,所以过程中患儿体温会有一定的升高,因此对于高热的患儿是不适宜的。
退热的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穴位,也能达到疏风解表、解肌散热而使患儿热退的效果[2]。下面推荐几个退热推拿手法,家长赶紧学起来。
1.下推天柱骨
具体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自上而下直推,亦可拍,亦可取痧,均以皮肤潮红为度。
2.打马过天河
具体操作:操作者以左手握住小儿左手,以食、中二指自腕横纹中点循前臂内侧正中向上一起一落拍打至肘横纹中点,边拍打边随之吹气,以皮肤潮红为度。
3.水底捞明月
具体操作:操作者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掌,右手拇指自患儿小指根起,沿小鱼际推至小天心,继而转入内劳宫处,做捕捞状,后一拂而起,操作1分钟。
4.推上三关与退下六腑
具体操作:沿前臂外侧缘,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称推上三关;沿前臂内侧缘,从肘横纹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若患儿无汗,则推上三关8次,退下六腑4次;若患儿热势较高,且伴随有大便秘结,则退下六腑8次,推上三关4次。
推上三关
退下六腑
5.清肺平肝
具体操作: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左手中指及小指,使其食指、无名指指腹朝上,右手拇指从患儿食指、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可同时操作,也可分开操作,1~3分钟。
6.推箕门
具体操作:操作者以手掌在大腿内侧,沿髌骨上缘至腹股沟从下至上轻拍,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以上操作手法,均可以凉水为介质,手法从重从快,以增强刺激。并且仅适用于除超高热以外的患儿,若患儿体温高于41℃,或者体温高于38.5℃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气促、喘憋、抽搐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贾蓓蕾,王权,单海军,任玉梅,侯江红.药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0,29(06):115-116.
[2]马融,王雪峰,虞坚尔,黄敬孚,万朝敏,崔振泽,闫慧敏,郑健,王力宁.小儿急性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01):1-4.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