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为切实保障封控管控区域内孕产妇的医疗救治服务,荔湾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工作部署,选派4名产房的精干力量增援辖区定点收治医院,协助开展封控区孕产妇接产和救治工作,搭建起宝贵的“生命通道”。
日夜坚守的承诺
杨燕珍、温露青、李兰兰、林春飞,四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姑娘,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支援工作中充分展现妇幼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24小时不缺席,全天候守护每一位孕产妇。
“定点收治医院的的发热门诊有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为封控区的孕产妇设置的隔离病区和产房。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承担封控区送来的孕产妇接产,协助手术,产后护理,新生儿照料,术后治疗......在发热隔离病区我们必须穿上防护服、戴着面屏、带着三层手套进行各种操作,4个小时换班出来后,早已全身湿透了。”杨燕珍介绍着支援工作的日常情况。
“为了保证产房里24小时有我们妇幼的支援力量,我们4人拆分为不同的班组,并主动承担夜班的工作任务,取消休息时间,日班夜班轮轴转。虽然非常辛苦,大家都努力咬牙坚持下来。我们努力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迅速适应工作节奏,全力投入工作。”李兰兰略带自豪地说。
全力以赴的守护
除了体力上的考验,她们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紧急情况。竭尽所能守护每一位患者,托举每一位新生婴儿,这是她们的职责所在,这是她们的使命担当。
“我记得正式收治病人的第一天上午,120救护车送来一位来自海珠区封控区的病人,因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需要紧急进行手术。我争分夺秒地开展术前准备工作,尽力为手术预留更充足的时间。术中病人腹腔失血2000ML,我立即为她紧急输血。尽管与团队第一次合作,但凭着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我与大家默契配合,用最短的时间实施了剖腹手术。”李兰兰回忆着与团队合作的第一次手术。
李兰兰在照顾术后病人
“在这里我们常常会遇到情况非常紧急,但我们不完全掌握孕产妇的产检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极度细致谨慎,不允许一丝马虎大意。”温露青严肃地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夜班里遇到的一位二胎妈妈。她是足月先兆临产,产程较快。正在做顺产准备的时候,产妇羊水破了而且混浊,我马上警觉起来,再次进行内检胎儿疑似臀位!因为当时没有产妇近期的产检资料,但根据我多年接产经验判断,必须进行超声检查确认,果然是臀位!经医生评估紧急转剖宫产手术。手术顺利,产妇和宝宝都平安健康。
迅速为新生儿进行清理工作
“当天我值班,在隔离产房里同时有2位孕妇临产,一位是一胎妈妈,胎膜早破滴催产素引产,因胎心音不稳定,羊水浑浊,需要重点关注;另一位二胎妈妈是自然临产,产程较为顺利。一胎妈妈宫口全开后,胎心音突然突然减速,经医生评估决定进行手术结束分娩。而此时,二胎妈妈也宫口全开准备分娩。一旁在密锣紧鼓地进行术前准备,为免紧张气氛引起二胎妈妈的不安,我全程陪护在她身旁,一边安抚鼓励,一边指导用力。不到十分钟她顺利分娩,我迅速把她和宝宝转移到观察室。当完成手术走出隔离产房,脱下的护目镜已模糊不清了,防护服下的汗水早已湿透全身。终于尝到累并快乐着的滋味。”杨燕珍回忆道。
“作为助产士,我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全程陪伴每一位孕妈妈迎接她的宝宝平安出生。在支援的第一个夜班,一位一胎孕妇因为胎儿体位不佳,产程缓慢,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多次想放弃顺产。我一边耐心指导她改变体位和正确用力,一边为她喂水、擦汗、按摩,不断鼓励安慰。寸步不离地陪伴了3小时,直到她顺利分娩。听到宝宝哭声响亮,产妇泪流满面,一直道谢,并表示是我们的鼓励和陪伴,让她坚持下来。”林春飞表示,宝宝的一声哭啼,产妇的真诚感谢,是工作的最大动力。
林春飞正在为新生儿进行日常抚触
特殊产房已经迎来了十几个新生命的诞生,在这里的每一场成功手术,每一次顺利分娩,都是医护团队默契合作的成果。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每个团队都在协同作战过程中形成强大合力,相互促进,彼此成就,携手同行,抗击疫情。
如果要用一句话记录支援工作经历,她们最想说......
“在这个特殊时期,在有限的资源里,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心尽力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同时无微不至提供衣食住等生活保障。”——杨燕珍
“尽管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顶着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身体。但是看到每一位妈妈脸上幸福笑意,听到宝宝响亮的哭声,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林春飞
“保证每一位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首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全力为孕妈妈和新生宝宝保驾护航。”——温露青
“疫情无情,人有情。作为千千万万个逆行者中的一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前奔跑,相信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李兰兰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