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婴幼儿口腔发育特点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时孩子牙齿萌出的偏早,而有的孩子牙齿萌出的偏晚,除外营养不良,在1岁之内萌出就是正常的。
大家都说,乳牙总是要换,得了龋齿不需要治疗,是吗?
当然不是!
乳牙龋齿需要治疗,否则将有严重的危害:
1.影响咀嚼和进食,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
2.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影响下面继承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导致牙齿发育缺陷和萌出异常,最后导致错牙和畸形;
3.影响美观、发音,对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发生影响;
4.严重的龋齿,变形链球菌会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心脏、 肾脏等全身器官。
别人说,小儿自己刷牙就可以了,不需要大人帮助,你怎么看?
一般从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为宝宝进行口腔清洁:一周岁以后,开始为孩子用清水刷牙,3周岁以后,开始使用牙膏。在婴幼儿时期,孩子行为能力有限,而刷牙是一个精细的动作,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清洁牙齿,直至整个学龄前期。
大家说,乳牙反咬合不必马上矫正,等12岁牙齿都换完再治疗也不迟。
牙齿反咬合应尽早矫正并治疗。
牙齿反咬合,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上颌骨的发育,使其发育受限,影响脸型,影响美观;二是会对关节发生不良影响,为成年的颞下领关节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是一种好的催眠方法。
这种做法不可取。
含着奶瓶入睡容易形成龋齿。奶瓶内的液体会成为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极佳培养基,奶瓶内液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龋齿。
很多家长觉得,既然孩子喜欢奶瓶喂养,就用奶瓶喂到3岁。
不建议!
奶瓶喂养最长可到1岁半。在孩子10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锻炼孩子使用杯子。如果用奶瓶喂养的时间延长,甚至延长到3岁,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婴幼儿早期龋齿。
大家都觉得,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喜欢吃零食就随他吃吧。
要注意!
零食往往富含蔗糖,增加进食的频率,也就增加了患龋齿的风险。许多孩子因为过度的吃零食,导致严重的乳牙龋齿。饭前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进餐,故不提倡。零食最好在饭后吃,吃完零食后要注意口腔清洁,睡前千万不要吃零食。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牙齿该萌出的时间,牙齿就一定萌出。
有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牙齿萌出,而自己孩子的牙街还没萌出就非常着急,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到了出牙年龄而没出牙会不会有什么病呢?
其实,牙齿萌出的时间,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孩子之间会有所不同。只要在正常的萌出时间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很多人觉得,婴幼儿牙齿没事,不需口腔检查。
婴幼儿的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最迟在12个月之前。通过口腔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不良的喂养习惯,是否存在早期的口腔病损,防患于未然。
内容来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知识系列之五----婴幼儿口腔保健》
以上资料链接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8np5o1nZaMkTBUi1pW-bNQ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