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气候变化大,宝宝难免中招。祖国医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致敬的地方,麻麻们学起来吧~~
中医儿科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时期各脏腑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初生之萌芽,均未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容易导致外邪的侵入。因此,应加强护理,否则就容易引起疾病。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出生后,生机特别旺盛,具有发育迅速,日新月异的特点。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内阴阳争胜,生机的阳总是旺盛的,而相对的营养物质的阴则常常感到不足;但因"脏腑娇嫩",喂养过程又易致病,故对小儿的喂养工作既要加强,又要细致。
中医儿科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变化迅速
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以及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因此,外易被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而发病,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居多,临床表现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活力充沛,患病又很少受七情的影响,故只要处理得当,护理适宜,一旦病邪消退,正气易于康复。
按摩推拿的注意事项
常见中医按摩推拿技术
揉脾经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减退、黄疸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
揉肺经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无名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
揉板门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减退、呕吐、腹泻、气喘、嗳气
位置:手掌的大鱼际隆平面
操作: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小儿按住小儿的大鱼际100~300次。
摩腹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位置:腹部
操作:操作者用手掌的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奏的移动,按摩3~5分钟。
推七节骨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位置:腰骶部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直推100~300次。
捏
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
位置:背脊正中旁开1寸,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从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沿着督脉,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捏拿至大椎穴,共6遍。
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